狗狗分離焦慮怎麼辦?5種訓練方法讓毛孩安心獨處不崩潰
2025年04月17日

你一出門,狗狗就吠個不停、抓門、啃家具,甚至便溺失控?這些都可能是「分離焦慮」的表現。分離焦慮是許多狗狗常見的情緒問題,當牠們與主人分開時感到強烈不安甚至恐懼。這篇文章將教你 5 種實用訓練方法,幫助毛孩學會安心獨處、不再崩潰。
1. 漸進式離開訓練:從幾秒鐘開始練習
不要一開始就消失一整天,先從離開幾秒、幾分鐘開始練習,再逐漸拉長時間。記得回來時要保持冷靜,不要太激動地迎接,讓狗狗覺得「主人離開不是件大事」。
2. 安心物件陪伴:建立安全連結
可以讓狗狗在你離開時擁有一些帶有你氣味的東西(如穿過的舊T恤),或是放置牠喜歡的玩具、毛毯等「安全物件」,幫助牠減緩不安情緒。

3. 設計獨處儀式:建立日常感
每天出門前,都採用相同的離開流程,例如輕聲說「等等見」、摸摸頭、放些輕音樂,這樣狗狗就能預期接下來的事,也會比較安心。
4. 消耗體力:讓牠沒空緊張
出門前先帶狗狗散步、跑步或玩耍,消耗掉牠過多的精力,讓牠在你離開後更容易休息或入睡,而不是一直處於警戒焦慮狀態。
5. 使用食物與玩具轉移注意力
分離焦慮高峰常發生在你剛離開的那幾分鐘。這時可以用「藏食玩具」(如KONG)或零食球分散狗狗注意力,讓牠把焦點放在「美味任務」,而非你的離開。
🐾 什麼時候該求助專業訓練師或獸醫?
如果狗狗在你嘗試訓練後,仍然持續出現過度吠叫、破壞家具、抓門抓牆,甚至舔咬自己等行為,建議儘早諮詢專業訓練師或獸醫行為科。他們能協助判斷是否為嚴重的分離焦慮,並提供更進一步的行為矯正或必要的輔助療法。

分離焦慮可以改善,但需要時間與耐心
狗狗分離焦慮不是無解,只要用對方法,配合愛與持續練習,就能幫助毛孩建立安全感,學會獨處不焦慮。記住,改變不是一夜之間發生,請給牠一點時間,也給自己一點耐心 ❤️
收藏: